
在欧洲,MG已不再只是“性价比”的代名词。当上汽MG于2025年推出其全新高端纯电系列IM5(即国内的智己L6(配置|询价))与IM6(即国内的智己LS6)后,外媒试驾给出的评价出乎意料地一致:这可能是第一次,一款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性能、体验乃至设计上,正面叫板特斯拉Model 3(配置|询价)与Model Y(配置|询价),而且不落下风。
这一结论,并非源于简单的数据罗列,而是来自英国TopGear、AutoExpress、Forbes、Electrifying等主流汽车媒体的实测反馈。MG并未通过夸张的广告语言打动这些挑剔的评论家,而是用精准的操控、稳定的续航、舒适的驾乘感,以及令人惊喜的动力,改变了他们对“中国造车”的固有印象。

性能与体验:
暴力的电驱,沉稳的底盘
MG IM5和IM6虽然分别为轿车和SUV,但两者都展示出了超出预期的动力与操控素质。IM5 Performance版本配备双电机四驱系统,峰值动力输出达742马力,零百加速仅需3.2秒。TopGear甚至形容它为“暴力美学的演绎”,并称:“它像Model 3 Performance一样快,但驾控更沉稳,悬挂设定更细腻。”在连续激烈驾驶中,MG IM5依然维持了动力线性的释放和底盘的完整性。IM6虽然是SUV,但依旧具备近700马力的双电机动力输出,官方加速时间也进入4秒俱乐部。
更重要的是,MG并未陷入“性能堆料”的误区。在驾控层面,媒体普遍赞赏IM5与IM6的欧洲化调校风格。TopGear指出,IM5的悬架设定带有“宝马3系式的韧劲”,即便在英国乡村公路上依然稳定从容。FleetNews则补充称,双电机四驱版本在湿滑路面上的循迹能力堪比德系性能车。
NVH表现同样出色。IM5与IM6在高速行驶中保持了极低的风噪与胎噪,座舱静谧性甚至超过部分德系豪华品牌。Forbes在试驾中提到:“过去中国电车的问题不是不会跑,而是不太能开——现在的MG,已经能开了,而且开得很好。”

智能化与续航:
正面对抗,不再退让
MG这次并没有在智能化方面做减法。IM5和IM6均搭载了自研的L2+辅助驾驶系统,涵盖自动变道、交通标志识别、高速跟车、主动限速等功能。外媒普遍指出,MG在智能功能配置与体验一致性方面,做得“没有槽点”,辅助驾驶体验几乎可以媲美特斯拉Autopilot。
MG在补能系统上更是选择了激进策略:支持800V高压平台,最快18分钟可将电量从10%充至80%,在欧洲现有公共快充网络中具备极强适应力。IM5长续航版本CLTC续航达620公里,IM6为570公里,考虑到两者体型与动力配置,这样的表现已属主流水平之上。

车内智能体验方面,MG采用了双联屏与环抱式座舱设计,配合智能的车机系统,在语音识别、地图导航、娱乐生态方面完全是豪华品牌的水准。AutoExpress评价:“MG不再是一个性价比选项,而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智能出行产品。”

市场策略与品牌意图:
MG在“脱胎换骨”
更值得关注的是,MG这次有意识地抛弃了“便宜”的标签。IM5英国售价从39,450英镑起(约合人民币37.8万元),高性能版超过46万元人民币;IM6则起售价为47,995英镑(约合46万元),高性能版更是超过了50万元的定价。相比之下,当前特斯拉Model 3基础版在英国售价为39990英镑,Model Y基础版的起售价为为45990英镑——可见MG在海外的新车已开始直面主流竞品,定价不再“讨好型”,而是以产品力为底气。对于一个中国品牌来说,这个定价本身就体现了品牌信心的跃升。
外媒对此态度积极。《福布斯》在评论中指出:“MG首次放弃低价策略,这可能是一场豪赌,但也是一个成熟品牌必须迈出的一步。

MG不再满足于销量,而是在欧洲市场上构建品牌影响力与技术认同。而IM系列正是这个战略的先锋。它不再仅是一个选择——它开始成为“更好选择”的代表。

更多汽车资讯,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(auto_sina)